讲座回顾 – 生命密码的解读与改写 From creatures to creators
合成生物学这一新兴领域的出现使得人类具备了设计和改造生命的能力,那我们离创造生命到底还有多远?本期讲座将围绕从生命奥秘探索到人工生命体设计创造的内容分享来介绍基因组的读写技术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带来哪些变化。
嘉宾介绍
沈玥,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合成生物学主任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专项项目负责人,“广东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深圳国家级领军人才。深圳市合成生物学协会会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合成生物技术分会委员,《中国科学:生命科学》期刊审稿人以及《合成生物学》期刊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广东省科学技术厅项目评审专家。
分享会回顾
1.中国是走在合成基因的前列吗?
酵母项目中,2017年中有80%都是由中国团队完成。技术层面来说,中国在国际上并不落后。
2.你觉得合成基因的下一个里程碑是什么?
技术层面,科学极限的角度来说,下一个应该往多细胞方向探索。
应用层面,产业方面也可能会有新的突破。
3.怎样才能拿到一份基因报告?
技术层面有个性化解读公司的出现。但是牵扯个人伦理方面仍需监管流程配合。
4.基因合成的监管和伦理的问题在企业层面怎么控制?
在团体社区中形成了共识,有国际的非营利性组织把相关产业、科研的人聚集在一起建立管控流程。不同国家相关管控要求可能不一样。这方面还在努力完善。
5.基因研究目前商业化的能力有多高?
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改写生命密码方面,仍处在科研阶段。但是商业化也有一些进展。值得一提的是医学方面的应用,例如组织再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6.基因合成如何控制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变异或者是确保生物功能的实现呢?
科学探索的基本要求:过程可控性 要求合成生物一定要依赖某种营养的添加,并且这种营养在自然界很难获取,为此该生物只能在lab中存活,这是一个比较基本的原则。另外有些基因可以有启动自杀装置的功能,即基因在完成使命之后就可以自行处理掉。
7.自动化会用到AI吗?
现阶段自动化是把完善的流程通过自动化方式呈现。合成生物学中有AI的结合,该部分仍在快速发展,但现阶段还是需要加入人工操作。
8.你觉得我们离精准医疗还有多远?
精准医疗已经慢慢渗透到日常生活。诊&疗:诊中包括基因密码的解读能力使得可以获得更加个性化的诊断追踪;而疗中也通过诊的个性化来实现逐渐个性化渗透。合成生物学医学方向尚在快速发展的应用,例如通过把细菌或病毒重新排列能够主动找到你需要释放药物的组织里面,再进行药物释放。使得把副作用局限在需要用药的组织上。在动物层面该方面已有一些发展。
9.有些基因是沉默基因,基因改造的负面影响需要多久才能看出来?
有些基因可以明确其功能,而有些基因尚不可知,更倾向于不去改变不确定的。这是一个边学习边了解边提升的过程,有选择性的力所能及。
10.基因是否可以用来存储信息,就像U盘的作用?
DNA确实可以,在lab中已经实现。使用编码转码的方式。并且可以把信息转成DNA使用其存储。
想要了解更多的生命密码,点击观看下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