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女性系列活动是由英国华人女性联盟推出的,面向英国的在职华人,尤其是华人女性,介绍职业和个人成长主题的活动。我们希望以此帮助在职华人女性认识作为少数人在多文化背景中的“pain point”,更好的寻求个人和职场发展,以及为个人和华人团体在职场和行业中发声。

华人女性职场:第一篇

精彩回顾

1. 勇敢为自己发声

多年前,我在同事的鼓励下做了一个公司内部的关于中国的演讲,结合切身经历向外国同事分享中国近十年来的发展与变化。出乎意料,演讲的反响很好,许多外国同事很想听类似的故事,不同于通过媒体报道GDP数字了解中国发展,个人经历的分享成功还原到人本身,更具体、也更有温度,打破成见。这件事也成为我继续探索做为少数族裔在西方公司工作的经历的契机,后续做了很多类似的演讲分享。

 

2. 做英国的非主流

初到英国,仅仅因为民族背景和肤色,我们就已经是英国的“非主流”了,并需要为此面对很多挑战。有研究表明,刚到一个新文化环境,人们会经历 “incompetent” (面对文化冲突和漫长的适应期,自己能力所受影响而产生心里落差)、“inauthentic”(同事将种族刻板印象强加在自己身上)、“resentful” (需要适应新环境而产生的烦躁与愤怒情绪)的三个阶段。

 

经过这三个阶段,我对diversity的了解和观念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从最开始的想为少数族裔发声的主观想法,到最后思考Diversity究竟在指什么,我发现自己对diversity话题本身也有很多认识不清的地方,希望能跟在座的各位分享。

 

3. 中西方文化的多样和融合

不同于中国,外来人口尚且单一,西方的百年移民历史奠定了其对“融合”更深刻的思考。作为中国人,我们将少数族裔对标少数民族的思维模式需要改变, 因为在西方,diversity不仅仅局限于ethnic diversity或racial discrimination, LGBTQ, neuro diversity等新概念近几年也赋予Diversity更广泛的内涵。

 

对立于Diversity 的行为包括Micro-aggression(轻微冒犯)和unconscious bias(无意识偏见),我相信大部分人都经受过、并也无意识的形成过这种work-place stereotype。
 
鉴于Diversity的范围很广,Inclusion变成当下讨论的主流,并拥有比diversity更深的含义; 举个例子,对公司来讲,diversity 指招收多少名少数族裔员工,而inclusion则指如何让这些员工感到被理解与包容,并且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Inclusion is feel free to be yourself。
 

4. 西方人眼里典型的中国人

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仍然停留在两个层面:1.政治层面,意识形态不同(停留在冷战时对中国的印象);2. 经济层面,停留在一些宏观的发展数字,没有恰当的语境来深入了解中国的发展。

 

相较于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存在明显缺失与不对称。西方作为Dominant culture,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是“必要”(如工作、教育),而中国文化是Non-dominant culture,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大部分出于兴趣。

 

西方人对中国人普遍有以下三点刻板印象:第一,Black是种族,而Chinese更多时候代指国家,并非民族,所以大部分时候西方人愿意为黑人发声,而认为应由国家等类似的组织来保护Chinese的利益;第二,上世纪香港移民代表了大部分西方人对中国人的直观感触与印象,形成了stereotype;第三,中国人学习能力出众,不需要外界帮助。
 
做为第一代从中国内地大范围移民的中国人,我们的经历非常有价值,我们需要不断探索自己的定位、努力丰富自己的故事,通过和英国人不断的沟通与交流,纠正彼此对对方的固有看法与成见,建立真正开放包容的社会。

 

请点击下方视频观看Lin Yue女士分享中的精选部分。